江源近观|“青字号”冷凉蔬菜“鲜”行记
9月11日6时,海拔2800米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,仍在墨色里。凉意如浸了冰的薄纱裹住大地,龙牙白菜叶尖的露水凝成细霜,在微茫天光里隐约现着白。
9月11日6时,海拔2800米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,仍在墨色里。凉意如浸了冰的薄纱裹住大地,龙牙白菜叶尖的露水凝成细霜,在微茫天光里隐约现着白。
9月11日6时,海拔2800米的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,仍在墨色里。凉意如浸了冰的薄纱裹住大地,龙牙白菜叶尖的露水凝成细霜,在微茫天光里隐约现着白。
9月11日6时,海拔2800米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,仍在墨色里。凉意如浸了冰的薄纱裹住大地,龙牙白菜叶尖的露水凝成细霜,在微茫天光里隐约泛着白。
九月天气转凉,正是种菜好时节。但你知道吗?有些蔬菜天生“怕热喜凉”,种早了反而长不好——它们就等着天气凉爽下来才能焕发生机!
其原因,不难发现,西宁将高原独有的自然馈赠化作冷凉蔬菜生长的温床,是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,产自这里的冷凉蔬菜从诞生起便自带“绿色有机”的名片,凭借水分充足、口感好、蛋白质含量高等独特优势,成为国内外市场中名副其实的“香饽饽”。
8月的阳光洒在湟中区连片的红菜薹田里,嫩绿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。田埂间,银色的滴灌带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一株作物根部,清澈的水肥溶液正顺着管道精准滴入土壤。远处,固定式泵房内的智能控制系统嗡嗡运转,屏幕上的数据实时跳动——在这里,科技正“润”出冷凉蔬菜的大